在跟朱董的交談中,筆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朱董回憶有氟密發展時講述的點點滴滴。寥寥數語顯得云淡風輕,但我們仍能感受到他身上屬于那個時代溫州人的踏實能干拼搏創新。
朱董生于1964年的溫州。那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年代,浙江沒有吃到國家政策偏飯,屬于‘不等、不靠、不要’,依靠內生力量發展起來的典型。溫州更是底子薄,基礎條件差,只有依靠群眾發展商品經濟。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。家庭工業的出現,溫州模式的興起,一代代創業者投入市場經濟的大潮,敢闖敢干,創造出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傳奇。朱孝有正好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潮流,1989年,創辦永中氟塑機械廠。一樓50來平方米的房子,3個工人,一臺車床,為今后的“氟”帝國奠定基礎。
此后的三十年,憑著溫州人骨子里的追求卓越、奮斗奮進,有氟密以“品質、服務、創新、拓展、品牌”的經營理念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披荊斬棘,接受了市場風雨重重的洗禮,取得了累累碩果,完美展現了溫州速度。而朱董對產品的精益求精和對研發的全心投入,讓我們看到了溫州人的專業精神,不怕輸,不服氣。
“氟塑料是很貴的材料,當時按計劃分配國營廠使用,價格10萬多元一噸。96年,我們為了研發,用掉了4噸材料,也就是花了40多萬元。命運跟我們開了個大玩笑,把我以前賺的錢全部賠光了。研發不成功!”朱董有個習慣,每天在睡之前總在床頭放一張紙一支筆。偶有靈感,馬上在紙上信手記好畫好。等到第二天上班,邊看邊回憶,總會看出些名堂出來?!拔覀儾慌率?,堅持走高科技發展之路?!敝於院赖卣f。
1997年,有氟密向國家申請了第一個聚四氟乙烯襯里閥門專利,直到目前已有60多個專利。而由朱董親自設計或主導研發的多項核心技術產品,在市場上反響巨大,為公司贏得了“第3屆愛因斯坦世界新技術新產品國際金獎”、“第51屆布魯塞爾尤里卡國際金獎”、“第9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”等多項國際、國家大獎。
當筆者問到“有百年工匠、氟密高匠工”這句話的寓意時,朱董也再三提到,要做百年企業,一定要用匠心做好每一項工作,這句話也是在教導每一個員工,一定要把產品質量做到精益求精。提到員工,朱董總是不自覺的露出笑容。他說:“有氟密的離職率是很低的。很多都是夫妻、情侶,或者干脆是一家三口都在我們這,都是一路跟我走過來的?!?br />
溫州人講究團結奉獻,“有氟密家人,一條心”,他說。
從家庭小作坊,到“氟”帝國,有氟密人一路前行。2016年,浙江啟動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。良好的政府效能,營造出崇商、愛商、親商的環境,更加激發了有氟密的奮斗精神和內驅力。有氟密不斷的轉型升級,打造機器換人,無塵車間,智慧工廠,推廣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和云計算超市,實施中國制造,實現2025互聯網+智能制造工業4.0相結合。
看似傳奇,真正依靠的還是“敢試敢闖”的拼勁,不懼質疑的專注,以及上下一心的團結。我們期待有氟密集團的未來,下一個30年,一定會更精彩。